陆良县白塔村资料

陆良县白塔村介绍

  白塔村委会:
  位于陆良县东北部,板桥镇的东南部,距县城15公里,距板桥镇政府驻地6公里。东与活水乡、龙海乡(原黑桃村乡)及师宗县接壤,南连河东堡,西接小堡子,北邻马军营。外古城昔有浮屠,俗称“白塔”,据《紫溪传》记载,塔建于明初,“白森森屹立雄峙,远远观之,如一顶天玉柱,邑人盼盼颜色,遂顺口曰‘白塔’”。1950年7月为白塔小乡,属河东乡管辖,1957年合并河东、马营、白塔、鱼塘为白塔乡,1958年河东、白塔成立高级社,属卫星公社,1960年成立白塔乡,辖白塔、河东堡、马军营、鱼塘,1970年成立板桥公社白塔大队,1984年成立白塔乡政府,1991年改为白塔办事处,为板桥区的派出机构,1999年6月改为白塔村民委员会,实行村民自治。解放后,白塔村茅草房较多,其它自然村相对较少。从60年代后,农村水平逐渐好转,70年代后,草房变瓦房,80年代后,瓦房变为平房,90年代,平房变高楼。有名的古城、金钟滩、月牙江(大部位于小堡子),古城旧称“紫禁城”,地址在内古城村南,大古城位于现在内古城的西南面,据传龙海家当时就住在“紫禁城”,人们称之为“土皇帝”,古谓“内三层,外三层,中间有个‘紫禁城’”。今内、外古城毁,存断恒数处,志称“小堡废城”,白塔古城被县文物局立为重点保护单位。据传说,白塔原有一白色塔,塔内悬一金钟,钟鸣时,方圆30里皆能闻,与大觉寺古钟相应,昔人谓为雌雄云。一说曰:钟链断,坠滩中,后人谓滩为“金钟滩”。二说曰:州牧李公爱慕金钟石鼓音韵,特将土城报恩寺拆建于州城中,后又将钟鼓迁于新报恩寺,于船运之,至江中,大风起,浪十余丈高,船翻,金钟石鼓坠江中,打捞不起,遂为神物,大觉钟鸣,此钟在滩中发声应,因此呼为金钟滩。多持后者(即《紫溪传》记载)观点,金钟滩位于白塔村与小堡子间。属亚热带气候,年平均气温14.7℃,无霜期250天,年平均降雨1180mm。国土面积733.65公顷,5个自然村,986户,3913人。其中有耕地269.94公顷,园地3.84公顷,林地159.2公顷,牧草地25.9公顷,村庄及工矿用地46.2公顷,交通用地4.91公顷,水域7.29公顷。县城至白塔、白大油路通过境内,水泥路贯穿全村,交通四通八达。有着丰富的石材资源,50万方水库1个,南盘江过境,水源丰富,无污染,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河沙资源。境内70%的土地为平坝丘陵,耕地集中连片,土地肥沃,农田水利设施基本齐全,提水站7个,保灌面积100%。农作物种植主要有水稻、蚕豆,粮食总产140.32万公斤。经济作物有蚕桑、蔬菜,养殖业有猪、牛、羊、鸡、鸭、鹅。经济收入人均3101元以上。
  白塔村有独特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,培育和促进了一、二、三产业的全面发展,有桑园800亩,蔬菜地500亩。村委会驻地设有集市1个,每逢星期二、五赶集,吸引镇内外客商,商贾云集,餐饮、服务业较为发达,为板桥镇第二大集市。1994年至2000年,为人们称之为“小香港”。小型企业有食品加工厂2个,饮料厂1个。通讯方便,移动公司、联通公司、电信都在白塔建有基站,通讯十分方便。

陆良县白塔村周边地图

热门城市地图

CopyRight 2020-2021 北斗卫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.浙ICP备2024058711号

北斗地图网提供最新中国地图全图高清版以及全国368个城市的公路地图、铁路地图、卫星地图、城市交通地图查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