洱源县邓川镇资料

洱源县邓川镇介绍

  邓川古为邓赕诏之地,因苴河、罗时江、永安江三江在此并流形成“川”字型而得名。邓川镇于1985年12月建制,地处洱源县东南部,距县城23公里,距州府下关50公里,214国道和大丽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。全镇总面积44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10094亩,人均0.76亩。辖旧州、新州、中和、腾龙4个村民委员会,27个自然村,5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896人,以白族为主,汉、傣、苗、回、纳西、傈僳等12个民族散居,驻有省、州、县企事业单位40多个。
  全镇平均海拔1980米,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,年平均气温15℃,素有“鱼米之乡”、“乳牛之乡”的美称,是洱源县粮食、水产、乳制品主产区。1992年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,2002年开始建设洱源县邓川工业园区,县内实力最强的邓川蝶泉乳品有限公司、大理骏马工贸集团落户于邓川,成为洱源县的经济中心、工业重镇,外方投资的一方热土。资源特色土地资源:邓川镇总面积44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10432.49亩,占全镇国土面积的15.8%。全镇未利用的土地面积有40106.5亩,占总面积的51.26%。旅游资源:境内待开发的旅游景点较多,主要有:新州村的邓川乡贤坊、著名的德源山唐•邓赕诏遗址(德源城遗址)及正在建设中的邓川珍稀植物园;地处云弄峰脚下的旧州村有旧州三塔、明代杨御史照壁、洗心泉、石窦香泉、段信苴宝摩崖碑(白文碑)、贞节坊、阿氏五世、七世墓表。由于历史悠久,传统的白族文化一直延续至今。主要有本主文化、宗教文化、服饰文化、民居和民族建筑文化、传统文化(霸王鞭、打歌、唢呐、三弦、洞经古乐、吹吹腔、大本曲、邓川汉调等白族歌舞)及白族饮食文化(乳扇、雕梅、炖梅、生皮、凉宵、凉粉等)。 
  生物资源:
  1、梅子资源。现有梅树面积2033亩,主要品种有盐梅、苦梅、珍珠梅、杏梅、大青梅、双套梅、桃梅。
  2、乳畜资源。邓川现有黑白花奶牛存栏3000头、年产鲜奶2500吨,生猪存栏8615头,羊存栏3500只,其中奶牛兼为品种优良的改良邓川乳牛。
  3、大蒜资源。邓川镇大蒜种植面积达1800亩、产量达3000吨,主要品种有无公害高原早熟独头蒜、珍珠蒜、丫蒜、三丫蒜。.

洱源县邓川镇周边地图

热门城市地图

CopyRight 2020-2021 北斗卫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.浙ICP备2024058711号

北斗地图网提供最新中国地图全图高清版以及全国368个城市的公路地图、铁路地图、卫星地图、城市交通地图查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