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芜区南祝家洼村资料

莱芜区南祝家洼村介绍

南祝家洼村位于莱城东北18公里,镇驻地西2公里处。地处山区,盛产花生。土地面积原有639亩,因博莱高速公路占去318亩,现有321亩。西临小山前村,北依龟山头,与北祝家洼村只一地之隔。东姚公路从村中穿过,205国道紧靠村东,给南祝家洼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。全村135户,455口人,有祝、孙、任、郭、颜5姓。祝姓在村中人口最多,占总人口的45%。

据《祝氏谱》记载,明末祝姓由祝上坡迁此建村。因址在低洼处,冠以姓氏,曾名祝家洼。因重名,改称南祝家洼。据史料记载:1936年南祝家洼属老六区抗日民主政府管辖;1941年莱芜划分为莱北、莱东、新甫三县,又属莱东县管辖;1942年莱东县和博山县合并为博莱县,遂隶属博莱县管辖;1944年博莱县撤销恢复莱东县,1945年莱芜县恢复原建制,归属莱芜县管辖;1950年归苗山管辖。1955年,南祝家洼村组织了互助组、初级合作社。1956年,南、北祝家洼村与小山前村合并为祝前村民生高级合作社。1958年,高级社解散,成立苗山人民公社。南祝家洼村成为生产大队,下有4个生产队,归属见马管区;1988年,撤销人民公社,建立乡镇,南祝家洼由见马乡归属于苗山镇;2001年,苗山镇、见马乡、常庄乡合并为苗山镇,下属5个管区,南祝家洼归属苗山管区至今。

南祝家洼村解放前是有名的穷村,村民多数在外给地主干活种地,有的到东北逃荒谋生,有的下东南到蒙阴县求生。1942年在外要饭饿死3人,有3人自卖自身至今未回。

1960年至1962年由于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,南祝家洼村,社员生活极其困难,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,6年内全村没娶一个媳妇,成了有名的光棍村。曾有:“南祝洼,咋混的,48个光棍子”的说法。

暑去寒来,星转斗移。南祝家洼历经沧桑,1963年后,人民的生活有了改善。1976年秋,全县掀起“农业学大寨”运动,大搞农田基本建设,打机井、修杨水站、改河造地等项工程。当年挖蓄水池2个,打机井2眼,修扬水站一座长300米,改河造田70亩。社员生活从此有了保障,集体也有了积累。

莱芜区南祝家洼村周边地图

热门城市地图

CopyRight 2020-2021 北斗卫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.浙ICP备2024058711号

北斗地图网提供最新中国地图全图高清版以及全国368个城市的公路地图、铁路地图、卫星地图、城市交通地图查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