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全区万全镇资料

万全区万全镇介绍

万全镇位于万全区东北部,属浅低山丘陵区,东邻张家口主城区10公里,南距县城孔家庄10公里,北靠坝上草原10公里,镇区内交通条件优越,区位优势明显。全镇辖14个行政村(9村5街),总户数6135户,总人口14955人,其中农业人口13760人,人均纯收入7814元。总土地面积71.26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28640亩。农作物以玉米、谷物、豆类、薯类、葵花等为主,养殖业较发达。万全镇辖区内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全卫城,文化底蕴深厚,文物遗存丰富,是发展文化旅游的特色资源。

近年来,镇党委、镇政府紧紧围绕“转型升级、绿色崛起”目标,以卫城保护开发为中心,持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,大力培强“粮食加工业、文化旅游”两大立镇支柱产业,全镇经济综合势力明显增强,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。

一是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型。万全卫城始建于明洪武26年(1393年),属明代长城“九边”军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。万全卫城地处咽喉要塞,北控大漠,南望京都,是拱卫京畿的门户,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,为大明王朝防御北元南下入侵,巩固国防做出了突出贡献。明末清初,随着国家的统一,民族的融合,万全卫城经济迅速发展,成为方圆数百里的经济贸易中心,成为张库商道上对蒙俄贸易的物资中转站和集散地,同时也成为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的汇集地。随后,万全卫城经历了民国社会的动荡,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,新中国成立后,成为万全县老县城,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。如今,万全卫城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卫城,被誉为“明代卫所制活化石”,其城墙、部分古民宅等文物建筑保存完好,风格独特,工艺精湛,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、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。2006年,万全卫城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12年,万全镇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。

2014年10月,万全区委、区政府启动了万全卫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,总体思路是:坚定不移贯彻落实“文化活区”发展战略,围绕“保护古城,建设新城,打造特色小镇”的总体思路,依托万全卫城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,以文物保护为前提,全力推进卫城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步伐,不搞大拆大建,不搞复古运动,构建“传统文化+现代文化、历史古城+人文体验、文化艺术+旅游休闲”为一体的文化产业体系,不断叫响600年卫城“因武而生、因商而荣、因文而昌”的历史文化品牌,力求与崇礼滑雪、草原天路等周边旅游景区互融发展,力争在2022年前,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北方文化艺术之城。

二是农业发展转型升级。近年来,万全镇大兴农田水利建设,可灌溉农田面积发展到13000余亩,农业发展逐步加大转型升级步伐,形成糯玉米种植、杂粮种植、错季蔬菜种植和西甜瓜种植4大主导农业产业。发展糯玉米14000余亩,与“中绿”、“穗康”等企业保持了稳定订单种植合作关系;发展张杂谷等杂粮3000余亩,以合作社为依托,包装品牌打入周边旅游市场;发展西兰花、紫甘蓝等错季蔬菜5000余亩,直销北京各大批发市场和超市;发展西甜瓜2000余亩,深受张家口市区消费者青睐。

三是燕麦产业规模壮大。万全镇燕麦加工已有30多年历史,拥有燕麦加工企业100多家,目前为全国最大的燕麦加工基地。年生产莜麦产品6万吨,可消化张北、沽源、康保、尚义四县80万亩的莜麦产量,产品已开发生产出煮食燕麦片、速溶燕麦片、莜面方便面等10多个系列30多个品种,年销售收入达1亿多元。产品畅销国内30多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并出口美、日、韩、法等国。

四是乡村旅游初显成效。全镇先后有10个村街被列入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,围绕“十二项专项行动”,累计实施各类工程282项,总投资达1.5亿元。全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,农村环境显著提升,富民产业持续壮大,乡村旅游逐步成型,村级治理更加有序,村庄和谐稳定,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。西南街采摘园被评为“省级观光采摘果园”,佑卫生态公园、西南街采摘园、西北街村史馆、电商中心等都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精品工程。

五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。以助推卫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目标,持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,通过招商引资、储备林建设、美丽乡村绿化、苗木基地建设等多种方式,实施廊道绿化、生态富民、山体增绿、村庄插绿、生态公园等5大工程,实现了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旅游效益有机结合、互促并进。五年来,累计投资8200余万元,累计栽植各类树木40多万株,绿化面积达10216亩,实现森林覆盖率提升15个百分点,达到39%,拉开了“城内看文化、城外看生态”的乡村旅游框架。

六是脱贫攻坚闯出新路。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农业转型发展,建设机井38眼,铺设管灌3.6万余米,全镇可灌溉农田面积达到63.8%。以合作社为支撑,采取“企业+订单”模式,发展鲜食玉米基地1339亩,带动114户,户均增收1800元。以村集体为主导,采取“合作社+入股”模式,建设观光采摘园、经济林和储备林2555.895亩,实现生态建设和农户增收双赢,带动736户,户均增收1000元。以招商引资为引领,采取“土地流转+务工”模式,全镇通过发展蔬菜集中连片种植,共流转土地912户、流转面积4296.2亩,户均增收1500元。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,长期用工180人,年人均工资0.8万元;季节性用工391人,月工资3000元以上,按2个月计算,人均收入6000元。以扶贫资金为引导,采取“入股+分红”模式,与5家龙头企业合作共赢,带动683户户均增收500元。以卫城开发、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为助推,吸收本地剩余劳动力500余人,实现家门口务工,人均增收5000元。另外,借力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,大力培树旅游服务业,发展农家院、农家民宿50余户,整合燕麦、杂粮、马肉等特色农产品,包装品牌,打入旅游市场,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。

万全区万全镇周边地图

热门城市地图

CopyRight 2020-2021 北斗卫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.浙ICP备2024058711号

北斗地图网提供最新中国地图全图高清版以及全国368个城市的公路地图、铁路地图、卫星地图、城市交通地图查询。